2016年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2016年,“互联网++农业”全面爆发,农村市场成为资本瞄准的新蓝海,商业巨头纷纷布局农村,“互联网+农业”创业者层出不穷,一时间,“互联网+农业”仿佛真的成了风口上的猪。而事实上,根据农村人口的特殊性和农业生产的复杂性,现在“互联网+农业”也只能处在尝试阶段,但是在未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一定会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农业生产已经转向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土地的租金、农资的购买、人才的引进……无一不需要资金的支持,农村对金融服务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2016年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现状

  1、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农村贷款利率高。过去,国有商业银行把信贷资源转向提供更高贷款利率的大城市和信用度更好的大企业,对乡镇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农贷款越来越少。农户与小微乡镇企业一直受到传统机融机构的忽视,而中小额信贷的实际利率都很高,造成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机会。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中一些信贷业务人员存在腐败现象,使农村信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增加。

  2、农村金融服务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农村人口密度小,业务量少,交通设施不便,建设金融机构所需成本高于利润,许多机构不愿意在农村开设金融网点,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农村金融业务不灵活。

  3、信贷产品少,贷款难。农民贷款始终存在着缺少贷款抵押物、担保人的情况,又没用信用记录,导致针对农村市场的信贷产品少,贷款审批慢,农民只能向亲友借钱或走向高额利率的民间借贷组织。

  4、农村闲置资金流向城市,农民普遍存在不会理财。农村当地并不是没有资金,只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被利用起来。据调查,北京郊区的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底,存款余额为1695亿元,而贷款余额仅为974亿元,这种现象在贫困地区更为明显,在国家级贫困县,四川旺苍,2009年,5家银行吸收存款70亿,当地放贷仅17亿,存差达到53亿。同时,农民越来越有钱,但理财却是空白,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的理财观念还没跟上,二是银行的理财产品金额高,三是银行的业务拓展也没重视农村市场。

  5、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民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的状况,金融机构考察借款人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比较费力。一些基于信用的信贷产品也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

  二、“互联网+农村金融”的挑战和机遇

  机遇:

  1、互联网可以降低银行网点的服务运营成本,尤其是对地理偏远的地区,通过电子金融、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等产品的开发提升金融服务获得的便利性,从而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

  2、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的应用,可促进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改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信息环境,降低金融服务中信息收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有利于提高信贷决策效率。

  3、利用互联网进行差异化的农业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可以根据农民贷款金额小、缺抵押等特点需要设计产品。传统金融渠道无法覆盖的大量农民,通过互联网金融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4、方便农民进行理财。互联网可弥补传统银行农村网点少的特点,同时互联网理财产品具有小额灵活特点,符合农民的需求。

  挑战:

  1、 因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普及程度不高,农村需要先普及互联网才会有互联网金融市场机会

  2、 农业生产受动植物生长发育自有的规律特点限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导致农业资金的周转期长,而且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需要按照季节储备资金,到季节才能回收,周转速度慢,同时由于农产品市场行情变化大,而且受自然条件、气象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农业资金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

  3、 互联网金融体制目前还不完善,农村更是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只看重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为了使大量的农民进行互联网金融办理金融业务,过度放低“门槛”,这对于农村市场可能使农村本就较高的坏账率继续提升。

  对策:

  1、健全的法律制度。一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企业必须针对安全漏洞进行修复,根据相关的法律降低坏账率,保证其自身利益。二是必须加强对农村的法律普及,提高农民的自身法律意识。防止违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恶意骗款,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

  2、农业保险的完善。农业产业风险大,也是融资难和农民坏账率高的原因之一。完备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4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1.66万亿元,年均增速57.09%,累计提供风险保障5.72万亿元,向1.68亿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958.62亿元,对于农民在自然灾害中受到的损失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3、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的现状是小户、散户多,没有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产业链还很短,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利润,提高了风险,所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助于降低农业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