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计划

    日前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更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而随着农村地区宽带网络的普及、终端智能产品的下乡、互联网购物的便捷,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与最古老的农业亦开启了“互联网+三农”的新模式。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为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创新契机。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正在积极改变整个金融生态,加剧了金融市场竞争,改善了资本配置的效率并使资本流动空前加速,也有力地推动了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以及银行业的开放。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对接农村金融领域,把互联网金融的文化理念植入农村金融机构,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 

    3月25日央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指出,下一步要健全公平准入和监管、鼓励创新、完善政策支撑和金融基础设施等措施,不断增强金融体系活力,利用移动通讯等先进技术,构建充分竞争、广泛包容的普惠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向。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特征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通过迅速的时空转换,实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业务流程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 

    国家扶持农村金融,不断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从2003年启动农信社改革到2006年开始设立村镇银行,金融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得到持续发挥。经过多年努力,农村地区已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相对来说,涉农金融机构实力不够雄厚,困境在于如果其左手不能有好的服务,来留住客户,吸引资金,右手也就很难做出好的信贷服务。 

    历史性破局机会的出现,始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农村地区的较快发展。这为互联网金融对接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很多PC时代无法“触网”的农民,在移动互联时代,通过手机接触到了移动互联网。现在,农村网民数大概占整个中国总网民数的1/3,有1.7亿左右,其中约1.5亿是手机网民,平时手机上网的比率比城市还高3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对整个金融业的渗透程度正在与日俱增。通过互联网渠道和电子化手段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众筹融资、网络销售金融产品、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在快速涌现,部分互联网金融组织还在支持“三农”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 

    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计划意味着,涉农金融机构结合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现状和群体特征,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总体方案,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力争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应互联网生态环境、适应互联网用户习惯、满足“三农”群体特色需求的多层次、全业态、开放融合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实现存、贷、汇三大类业务无缝融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中,直接对接用户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各类场景。 

    具体而言,涉农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云平台,突破物理网点的限制,通过POS机、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方式向客户提供存款、支付、授信等一系列电子化的金融服务,降低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涉农金融机构建立网络支付平台、信用评估等基础性的金融设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分散的农民和农企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信用模式并扩大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 

    在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自金融”时代,涉农金融机构将实现金融产品紧密嵌入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类场景中,使其在既有的消费体验中无缝对接金融服务。如农行在2014年7月正式上线集支付、融资、理财、投融资交易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磐云平台,依托电子账户体系打造的移动钱包也已经进入内测阶段,可面向用户多种日常生活场景提供多种支付方式;而深耕农村的邮储银行亦加快与社交媒体的融合,逐步推出了微银行系列产品,覆盖了微信、微博、易信以及支付宝钱包等主流社交平台,成为国家提供微博银行和易信银行服务的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