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表现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多元化主体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建立。以下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多

目前大部分的农产品由农村销往城市,遵循“生产基地—经纪人—批发市场—零售商—市民”的路径。但是这样的流通模式中间商比较多,增加了流通环节,不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性。同时,远距离农产品运输还增加了流通成本,进一步推高了农产品最终的零售价格,居民的生活成本因此增加了不少。

2.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滞后造成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每年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冷链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比较来说严重不足。二是农产品物流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目前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其他类型的运输发展比较缓慢,而公路运输成本较高,这些都增加了农产品运输成本。三是物流设施比较简陋,妨碍了农产品流通。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还不规范,必要的物流设施比较落后,远远没有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导致产品运输信息不能及时传达,供销脱节时常发生。

3.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且流通效率低

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一些农产品生产地区缺乏基本的市场设施,多是地头、马路市场,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现代化装备水平低,流通效率不高,市场功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很多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规划建设时,也没有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而对于国家建设相对集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定位模糊、缺乏认真的调研,建成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复投资的现象比较突出,这都妨碍了农产品的正常流通。

4.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很难组织农产品的大流通,致使专业化发展受到限制,流通成本较高。

二、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对策:

1.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部门主管、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积极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建立起集疏便捷、辐射城乡的农村交通综合物流体系。在农产品储藏仓库、场地、道路等主体基础设施的投资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投入财政资金,重点完善批发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等投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技术,支撑和推动农产品跨区域大流通。

2.提升流通组织化水平

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组建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为广大农户(农场)提供与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系的配套服务,把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对接起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直接与合作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销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配送、运输和销售,减少经营风险,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

以市场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在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车辆调度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建立运输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集中发布农业特色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运输服务方面的供求信息,努力提升农村交通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主要批发市场的联网,收集、发布国内外农产品产销信息,实现生产者、销售者信息共享,对农产品供求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大力培训信息化管理人才,通过对信息的运用,引导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发展。

4.建设农村物流市场主体

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企业或培育现有物流企业开展农村交通物流工作。对具备规范引领市场能力或发展潜力的农村物流企业,对其技术改造项目、车辆购置、网络设置、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扶持。加强农村交通物流企业的分类指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网络设置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督促批发市场推进专业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做好各项服务。

5.推动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

通过创新“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强化供应链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形成农产品现代产销一体化流通体系。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对接。超市将会逐步取代农贸市场成为中国城市生鲜流通和经营的主渠道,生鲜运营的创新业态也将有效突破中国现有的流通体制。从中国超市目前的采购渠道来看,42%的连锁零售企业以批发市场为主要采购渠道,16%的企业以固定基地为主要采购渠道,42%的企业从以上两个渠道采购的比例相当。未来当真正实现“农超对接”之后,专门的生鲜超市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庞大的市场使得生鲜超市被称为“蓝海”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