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安市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为落实2017年全省植保工作会议和全省植保工作要点精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稳步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全面推行“农药零增长’’行动,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和农作物病虫为害,确保我市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植保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特制订吉安市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1.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植保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公共植保防灾减灾职责,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分工、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汇报、有总结、有成效,责任明确。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联防联控”的防控机制,将农业植物疫情和农业重大病虫的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畴。

2.夯实监测预警。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规范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将辖区内主要农作物(水稻、柑橘、蜜柚、蔬菜、油菜、茶叶及特色优势农作物)病虫纳入监测范围。每5—7天田间调查一次,坚持定点定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按照全省智慧农业“123+N”的总体要求,构建省、市、县重大病虫网上视频会商系统,逐步实现重大病虫远程实时会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现重大病虫疫情的实时远程自动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分析、图形化展示和智慧化决策。病虫情报坚持推介省农业厅制定的安全科学用药指南。坚持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制度,坚持重大病虫疫情专家集体会商制,确保预报的防治时间准确,推介的防治技术科学、安全、实用、环保、经济、有效。

3.践行法治植保。按照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加快推进法治植保建设,提升植保执法和执法管理能力。依法依规抓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按法定程序实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登记和检疫管理,规范产地检疫合格证和植物调运检疫证计算机网上签证,规范抓好市场检疫检查处置。按农业植物检疫法规要求抓好植物疫情普查、防控处置、信息上报和保密工作。强化执法管理,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和廉政风险防范能力。抓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加强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及时上报农药使用中出现的药害、中毒、环境损害、农产品安全等信息,有效防范和消除风险隐患。

4.强化疫情防控。一是全面抓好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建立防控农药储备制度,疫区县(区)在3月底前要将防控稻水象甲农药采购到位。实行早发现、早动员、早防控。全面强制推广疫区早稻超级送嫁药统防统治技术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统防统治组织实施,疫区早稻秧田全覆盖打好超级送嫁药,主治稻水象甲兼治二化螟,将防治关口前移,治小面积保大面积,控制疫情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二是抓好柑橘黄龙病的预防工作。抓好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抓住春季、秋季,开展对病树和柑橘木虱的全面普查,及时指导果农防治柑橘木虱和销毁病树。抓住冬季,全面开展清园药剂防护,降低次年病虫基数。完善井冈蜜柚无疫苗木繁育体系,全面实行防虫网室育苗,严格苗木调运检疫。三是规范红火蚁普查和防控扑灭工作。发现疫情,要及时坚决扑灭铲除,不留后患。四是长期坚持抓好柑桔溃疡病防治工作。

5.启动创建活动。今年,全市启动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示范组织创建活动。大力扶持病虫专业防治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现代高效植保机械及其与农技农艺的配套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水平。按照“运作市场化、管理制度化、人员专业化、作业规范化、技术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服务全程化”的七化标准,每县至少扶持1-2个专业防治示范组织,优选3-5个为市级专业防治示范组织。统防统治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奖励专业统防统治示范组织开展全程承包防治服务。通过示范组织带动,逐年稳步扩大统防统治应用面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病虫公益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服务的有效方式。今年全市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2.5%,达到37.5%。

6.促农药零增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河长制、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文件对农药零增长工作的部署要求和考核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药零增长。扩大绿色防控,优先选用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绿色、生态、安全、环保的非化学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为害。加速专业化防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扩大绿色防控覆盖面,抓好精准施药技术推广,实现农药零增长目标。一是抓好研究。以当地优势农作物、特色农作物为主,系统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不断丰富绿色防控技术成果。二是抓好示范。建立一批绿色高产示范区,不断集成一批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精准施药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将示范区建成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集成应用展示区。三是抓好推广。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先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应用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积极探索大面积推广应用机制,抓好当地优势农作物、特色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推广,扩大应用规模。今年全市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2.5%,达到27.5%;生物农药应用提高1%,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农药利用率提高1.5%,达到40.3%。

7.搞好宣传培训。抓好植保植检法规、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送科技下乡、病虫情报进村入户等有效手段,抓好植保实用科普知识、植保实用新技术、植保工作动态、专业防治与绿色防控等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报道。扎实抓好基层植保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机防手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培训班、现场会、观摩会等方式开展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先进实用植保技术入户率。

8.及时上报信息。全面掌握辖区内病虫发生与防治动态,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要在24小时内上报当地政府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

9.保障生产安全。各级植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大面积病虫防治技术指导,落实防控措施,层层落实防控责任,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要控制在5%以内,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8%以内。

10.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在全市植保系统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开展好树典型、学先进的活动。二是深化植保科学技术学习。鼓励系统自学和参加技术培训深造,提高全体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三是强化新技术研究与创新。针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加强联合技术攻关,潜心植保新技术研究与创新,持续不断推出科技研究新成果,充实植保新技术储备,保障植保事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植保新技术新成果示范应用推广。集成植保新技术,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使新成果新技术尽快得到大面积生产实际应用,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五是精心培育植保技术人才。坚持从理论上学、生产实践中学,充分发挥技术队伍传帮带作用,壮大植保技术实力,稳定发展现代植保人才队伍,增强现代植保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