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农委、青岛保监局等部门日前联合出台《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2017-2020年)》。根据方案,青岛市将采取政策性扶持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逐步构建主体多元、竞争适度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不断提升青岛市农业、畜牧业和林业应对灾害风险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十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已实施
根据方案,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要符合国家、省、市农业发展方向,并充分考虑我市农业发展实际,优先支持覆盖面广,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增收、维护食品安全、区域特色鲜明的有重要意义的农业产品。
据悉,目前全市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已有十个,包括:小麦保险、玉米保险、花生保险、马铃薯保险、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育肥猪保险、肉兔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等;各级正在试点的品种包括,葡萄保险、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大白菜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鸡蛋期货价格保险等。
方案提出,对确定增加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险种,除迫切需要全市推广的之外,一般要选择一定区域进行试点,试点期间为一年。试点结束后,由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价格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评估小组,对试点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由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根据评估报告做出全面推广、对有关保险条款修改后推广、继续试点、终止试点的决定。
保险信息要公开透明
方案还对政策性农业险的保险程序进行了规范。要求各区(市)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农业、畜牧业和林业进行摸底排查。其中,对养殖场(户)饲养的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肉兔情况逐场(户)普查,同时登记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肉兔的品种、防疫耳标、档案信息等,区分是否已参加保险。
方案提出,各区(市)应以镇(街道)或村为单位,向社会张榜公示拟参保的农户、组织名单和参保面积、数量,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根据方案经公示无异议的农户、组织与承保公司签订保险合同,缴纳应承担的保费。保险合同分年投保,一年一签。承保公司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或通过互联网、短信、微信等方式,将惠农政策、承保情况、理赔结果、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进行公示。
根据方案,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招标方式逐步完善承保体系,推进承保主体多元化。
“三大亮点”创新支农方式
青岛保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出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突出了“三大亮点”,一是时间期限延长,这是青岛市首次印发四年方案,增强了长期性、稳定性和适用性;二是承保主体多元,由原来的人保财险等少数公司经营改为符合条件的公司均可参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三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和程序化管理,方案鼓励试点区域性特色险种,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扩大了农业风险的保障范围。
据悉,除实施方案外,《青岛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及保险条款》也同时发布,对相关保险险种的保险标的、投保主体、保险范围、保费标准和保险金额、保险责任、保费补贴比例、投保时间及保险期限、赔偿处理等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