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一、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疏堵结合确保农作物秸秆焚烧零火点。继续落实《综合施策杜绝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焚烧工作方案》,全面完成“调结构”,深入推进“全利用”,多层落实“严看管”。山区七个区不适宜机械作业的秸秆禁烧难点区域种植结构调整任务全面完成。按照“基本模式全覆盖,典型模式再推广”的思路,全市主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收集加工青贮、黄贮、制作有机肥、加工膨化饲料、加工制作压块能源、加工制作菌棒七种处理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顺义区农作物废弃物(秸秆+菜秧)综合利用和怀柔区山区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在全市的示范推广。立足重点时节、重点活动、重点区域,特别是“高峰论坛”期间,全面落实“定期会商、联合执法、通报整改”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市级联合执法周活动,加强市级农业部门联合检查,深入开展区级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和乡镇、村级看护巡查。

2.全面完成低速货运汽车淘汰任务。加快完成2017年全市1087台低速货运汽车淘汰任务,确保清空计划2013-2017年任务全面完成。

3.推广应用高效节约农机化技术。加快生态友好型、精准智能型农机化技术和模式推广,促进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施药、农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全量化利用、增温保温设施、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4.扎实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继续在顺义、密云、大兴、延庆、通州五个区落实深松作业面积10万亩。按照《北京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乡镇、村、农户,将补贴资金落实到作业主体。强化技术培训、宣传引导、作业质量监管和作业效果监测,确保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二、推进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提高装备支撑水平

5.突出重点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抓手,做好节水、生态、籽种、菜篮子等重点产业的农机装备支撑,落实好1.419亿元中央及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一是突出重点。市级补贴将结合两田划定后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重点推进粮经作物和露地蔬菜主导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机械化、渔业生态养殖机械化、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二是加强管理。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北京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关事项并加强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在补贴对象审核、补贴数量确定、补贴需求准确申报、实施进度按时推进方面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加强补贴档案和台账规范管理,提升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公平性和安全性。三是强化信息公开。按要求公开购机补贴相关信息,确保本地区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正常链接。

6.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和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制定《整体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全市主要粮经作物(尤其是农业部要求的八大作物)全程机械化,以突破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以发展全程技术装备为支撑,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创建活动。以全市露地蔬菜主导品种为主,打造露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并全面推广成功、成熟模式。

7.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强化农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做好作业进度统计和机具调度,保障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三、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增强农机科技支撑能力

8.推进农机科技推广领域全面化。围绕概念拓展,加强新形势下先进农机装备和技术研究,实现农机化技术的精准供给;创新农机科技服务形式,加强农机休闲文化功能的拓展,建设农机休闲和科普为基础的示范基地;围绕产业拓展,加强农加工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推广,做好蔬菜产后小包装和番茄自动分级的试验研究;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种养加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的集成示范,持续推进生态标准园和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升农机科技集成发展的水平。

9.推进农机科技推广重点全程化。加速蔬菜产业的全程化生产,以重点露地蔬菜品种为基础,示范推广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做好日光温室农机作业3D平台建设,集成示范日光温室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及装备,建设可复制、可示范的技术集成应用典型,提升日光温室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开展塑料大棚番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集成示范,集成可示范推广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加速塑料大棚的全程规范化生产;以调转产业全程化跟进为目标,继续推进小麦、玉米、花生、甘薯、青豌豆、马铃薯、草莓等粮经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加速工厂化养鱼、规模化肉鸽、肉鸡、肉牛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养殖全程机械化水平;以高端人才全程化培养为抓手,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科技、实用人才队伍。

10.推进农机科技推广主体多元化。加强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以市、区两级推广站为重点,通过工作方式、推广方式、宣传方式集成化,逐步提高市、区两级公益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加强多元化推广体系建设,通过购买服务、招投标、定向委托、资金补助等方式,探索公益性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导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多元主体履行社会责任。

四、推进农机安全依法规范管理,稳定农机安全生产形势

11.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北京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出台,做好《办法》起草调研、意见征集和出台后的培训宣贯工作,并在安全责任体系、安全实地检验、老旧号牌注销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1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按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大检查、处罚、强制等行政执法力度。一是提高执法效能、加大查处力度,重点提升行政处罚职权履行率;二是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和“风险分级、量化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各区实际对农机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区域进行信息核实、等级评定,建立台账,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确定不同的监管频次,并与“双随机”检查制度有机结合。

13.规范行政审批和安全检验。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业务环节,优化业务流程,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间。二是按照“10、2、1”标准强化对各区行政许可业务档案的督导检查,即随机抽查档案不低于新增业务量的10%、每年对各区开展检查不少于2次、每年开展1次全市范围的业务档案评比。三是加强和规范农机安全检验,2017年全市农机检验率要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要求拖拉机检验率达到85%以上、联合收割机检验率达到90%以上。

14.深化农机安全监管联合行动。联合公安、交管、安监、科教、文化、卫生等部门,举办大型宣传活动。组织市区两级针对农机生产经营作业场所的专项联合执法检查。

五、推进京津冀农机化合作,提升一体化水平

15.加强京津冀农机化政策、技术交流,推进农机化全面合作。一是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方面的合作,以全市推广应用的先进农机化装备技术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蔬菜全程机械化典型成功模式为纽带,加强对我市驻津冀外埠基地的技术和模式输送。二是加强农机鉴定服务方面的合作,以《京津冀农机鉴定工作办法》和《京津冀农机鉴定推广工作协同发展方案》为基础,促进京津冀农机新产品鉴定互联互通。三是加强农机安全区域监管方面的合作,召开京津冀三地农机监理合作会议和三地区级农机监理机构座谈交流会,签署京津冀农机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协议,进一步完善京津冀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

六、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增强服务能力

16.推进服务领域和经营模式开拓创新。进一步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作业服务主体转型升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在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17.持续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机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农业部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北京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落实《北京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机合作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建市区两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达标单位。加大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