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政府印发《固原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固政办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固原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固政办发〔2017〕11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事业单位:

《固原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

固原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94号)精神,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节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方针和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保障水安全,以促进农业节水增效为目标,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健全科学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发挥各级人民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别水价机制,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作物合理用水需求。积极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

2.坚持综合施策,整体推进。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措施,与其他相关改革相互配套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针对自流灌区、扬水灌区和库井灌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及种养结构、经营方式、城镇化进程等,科学选定符合各县(区)实际的改革方式,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的分类实施,以点带面,梯次推进。

4.坚持供需统筹,注重实效。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供水保证率,全面提高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三)总体目标。

自2017年起全面实施,稳步推进,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县(区),通过3年-5年努力,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其他县(区)梯次推进。到2025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经营性水利工程水价达到完全成本水平,分类水价普遍实行。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农业水权制度健全,农业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农民用水组织健全、运转高效;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用水方式有效转变,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集成发展,现代农业节水制度健全。市县(区)人民政府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础。

1.完善节水工程改造。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形成科学集成的灌溉体系,为农业终端用水创造良好条件。按照全市“十三五”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目标要求,2017-2020年每年平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到“十三五”末全市灌溉面积达到60万亩,年节水3000万立方米。(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牧局等配合)

2.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结合高效节灌技术推广、土地规模经营等,逐年完善灌区计量设施,到2023年,全市所有灌区用水计量设施配套至最小计量单元。积极推动测控一体化建设,提高测量水精度和调度管理水平。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高效节水灌溉片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区和库井灌区率先实现智能计量。(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配合)

3.深化灌区用水计量。2018年,各县(区)分别制定灌区末级渠系用水计量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水利部门结合用水计量设施的配套完善,逐步将用水计量责任落实到最基层水管组织;培训测、量水人员,配备完善的计量设备,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用水计量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提高用水计量的精准度和透明度。(市水务局牵头,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配合)

(二)完善农业水权制度。

4.区域取水总量控制。落实《固原市“十三五”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管理制度完善,“双控行动”措施有效落实。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8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9%和15%。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显著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10。(市水务局牵头,农牧局、林业局、发展改革委等配合)

5.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建立区域水资源总量刚性约束指标,科学合理分配农村水权。以县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按照灌溉用水定额,逐步把指标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等用水主体,落实到具体水源,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市水务局牵头,国土资源局等配合)

6.严格农业用水定额管理。按照下达各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确保生活用水的基础上,按不同水文单元、不同年份水量,科学配置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水源在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方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宁夏农业灌溉用水定额,配置年度农业用水指标,计收用水水费。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农业用水定额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水务局牵头,农牧局等配合)

7.建立水权收储交易制度。完善县级农村水权交易制度,指导农村建立水权交易平台。2018年,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县(区)水权配置实际,制定出台符合水资源管理政策、体现市场配置要求、可操作、易执行的农村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农村水权交易平台。水权确定后,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放水权证,明确当年实际用水量。用水户按照分配到的水权,先持IC卡购水,后刷卡浇地。分配给各户的水量节约归己、累积使用,也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让。用户转让的节水量,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灌区管理单位予以回购;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的前提下,推行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建立县(区)农村水权交易平台,使农户间、农户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之间的水权交易规范公平、方便快捷,让水权交易的过程,变为对农民节水奖励与增强农民水权、水商品和节水意识过程。(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牧局配合)

(三)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8.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隆德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经验,2017年底前,全市承担灌溉任务的干渠直开口以下渠道(含配套建筑物)、灌排泵站机井、蓄水库坝(池)、高效节灌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要明晰产权、颁发产权证书,将使用权、管理权移交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益农户等,建立权属清晰、主体责任落实、管护制度健全、经费来源可靠的运行管护体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或使用(经营)权出让方式,引进社会化、专业化队伍从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配合)

9.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模式。积极完善农业用水服务体系建设,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工商、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并规范各类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鼓励、支持发展农民用水组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机构、水管单位和用水户参与等多种形式的终端用水管理模式。加强对各类用水组织的扶持和监管,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和个人在工程管理、用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保障水利工程、计量设施、信息化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有效使用。(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牧局等配合)

10.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管。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和聚集放大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参股控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法获得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权和收益。(市水务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配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