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家庭农场的继承体系?

农场主不是一般的农民能够胜任的,既要懂农业生产,还要懂经营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农业文化有感情、有眷恋,愿意将家庭农场当成事业来做。当前我国农村许多地方都面临着“子不承父业”的问题,素质较好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流向非农产业或大城市,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发展家庭农场,谁来当农场主?谁能当好这个农场主?有了第一代农场主以后,谁来继承和发展家庭农场这也是个大问题。

目前来看,有以下三条途径建立家庭农场的继承体系:

一是农场主、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人与主力成员、从事农业服务的技能人员的子女。因为耳闻目睹,这些孩子对农业经营有天然的感情,也有比较全面的农业生产知识,但是他们最缺少的是经营管理等方厩的知识。

二是从城市中来,他们可以是从专业农校毕业,对农业有一定的兴趣与了解。农业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到农村去,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对他们来讲,更需要的是农业生产力方面的实际经验。只要从事家庭农场有比较好的收入预期,能够把做家庭农场主当做职业选择,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人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作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农户应当具有体面的、合理的收入来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这一条件的存在决定了农业从业者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地位,以及有无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家庭农场的经营与管理。

案例分析:

德国代代相传的经营

西尔克·基尔斯腾是位女农场主,有两个儿子马克西和莫利茨。

19岁的大儿子马克西正开着拖拉机在田里平整土地。“一要把冬天集中堆放的牛粪均匀地分散到地里,二要把土地平整好准备种玉米。”马克西一边娴熟地操作拖拉机,一边给记者介绍。

“拖拉机我也能开,哥哥干的活我都会!”一旁14岁的弟弟莫利茨对记者说:“我们都是跟爷爷学的。”

“没错,两个儿子和爷爷,是农场干活的主力,大多数劳动都由他们承担。”基尔斯腾说。她家的农场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大约有160公顷的耕地,有一半是自己家的,另一半则是租种的。马克西和莫利茨并没有辍学,只是在每天放学后、周末以及假期在农场帮忙。因为全都是机械化作业,所以两位“少年农民”就基本可以耕种这么大一个农场的土地。农场还养了75头牛,主要由她负责。丈夫有一个工作间,和两名雇员做一些门窗类木工。奶奶则给全家人做饭。

“说到底,农机才是干活的主力。”基尔斯腾说,家里有大大小小20多台农机,从播种、翻土、施肥、洒药到收割,各种机械一应俱全。仅拖拉机就有7台,可以牵引不同的耕种设备,在不同规模的农田作业。牛栏里像喂食、挤奶、清扫牛粪这些活,也都是通过机械完成,真正需要人力的很少。

75头牛中有40头奶牛,每天产奶约800升,养牛是农场的主要经济收入。她每年允许销售的牛奶配额为300吨。160公顷的土地中120公顷用于种植牧草养牛,40公顷用于种植玉米、燕麦、黑麦这些粮食作物。粮食的40%也用于喂牛,其余的60%才用于出售。

基尔斯腾说农场的收入完全可以维持家用,“还可以有很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马克西和莫利茨未来都愿意接手家里的农场,继续在家当农民。马克西再过一年就考大学了,他想报考农学专业。弟弟莫利茨则想学机械维修,这样以后可以自己维修农机。“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农场的自然环境和动物”,莫利茨说。“家里有网络,去最近的城市只有6公里,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环境更好。”哥哥马克西说:“知道要做什么,就不用为未来操心。”

“他们是现代农民。”基尔斯腾骄傲地说。马克西还是当地一支乐队的电子吉他手,经常和乐队去周边城市和柏林演出。“经营农场和上大学、做音乐并不冲突,在农场干活还可以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灵感。家里的农场让朋友们都很羡慕”。

柏林洪堡大学农业教授西尔克·许特尔对本报记者表示,像基尔斯腾这样的家庭农场在德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农场在二战前就开始实现机械化耕种,二战后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上个世纪50年代,一个农场只能养活10人,而到了2010年,同等面积农场大约可以养活150人,效率大大提高。

许特尔指出,家庭农场有朝着更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整体数量在减少。现代农机价格昂贵,会给家庭农场带来较大经济压力。通行的做法是几个农场联合,共享农机。“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比较稳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这样可以给农民一些长远规划的空间。”许特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