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进行品牌化经营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普遍存在“重种植,轻市场”的思想,品牌意识不强。虽然有质量好、品种优的农副产品,但由于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或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或卖不出好价,或是“增产不增收”,导致经济效益不佳,也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如今,随着家庭农场的建立,农场主们无疑要取得市场的认可,农产品市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质量当然是第一,但是在同等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市场品牌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就来探讨家庭农场进行品牌化经营的原因:

 

俗话说:“好酒也要勤吆喝”。只有建立了品牌,有了名称和标识,才能让消费者在万千产品中识别出来,从而制造精品农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及农民的收入。著名品牌策略大师艾·里斯说:“实际上被灌输到顾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产品,而只是产品名称,它成了潜在顾客亲近产品的挂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产品都需要注重品牌效应,农副产品也不例外。农场注册了商标,并非意味着开始了品牌化经营。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拥有市场将会比拥有工厂更重要, 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但是,现在好多农产品的问题在于,农产品生产主要根本没有什么质量和技术要求,只注意蔬菜、 水果等产品的新鲜度,很少去对品牌有特殊的注意。不少人认为,只有进入工厂经过生产工艺加工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而在田间地头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如果谁买个豆角还要看品牌就会成为人们嘲笑或议论的话题。还有很多生产者对于如何提高产品品质根本无严格意义上的实质性举措。生产方式仍然沿袭以往的散户经营,化肥、农药的使用仍无标准可言,产品上市也没有什么包装。这类品牌且不说是否符合健康环保标准,单从外表就让人无法识别,只能凭商贩口里的大声吆喝,不要说走出国门赚取外汇,就是在国内,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也让人担忧。

即使产品质量获得了消费者购买后的肯定与认可,但他们下次再想买的时候,却找不到购买的地方了。如山东省的蔬菜产量很大而且质量很好,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但在大都市的超级市场上很难看到身带条形码的山东品牌蔬菜,而这种蔬菜只在农贸市场销售。我国山东省生产的蔬菜出口量也很大,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但在国外市场上很难看到中国山东标识的蔬菜,我们只能给国外商人提供初级产品,然后贴上他们的商标销售,处于“为人做嫁衣”的窘境。

品牌代表了农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营养性、 安全性和新鲜程度等方面,满足了顾客这些方面的要求,就很容易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使品牌得以长久生存并发展壮大。家庭农场拥有一定的专用性资产,具有较高的违规成本,有利于克服传统小农的机会主义行为。 同时,家庭农场作为市场中的“非匿名交易者”,为了维护市场信誉,获取持续的市场交易机会,不得不注重经营过程中的生产控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农户的生存经济特征和高风险规避倾向,更加注重长期经营收益,更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