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家庭农场的产品进行定价?

家庭农场给自己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定价直接关系到农场生产经营者的收益水平。农产品价格制定的恰当,会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家庭农场的盈利;反之,会制约需求,降低收益。那么,如何对家庭农场的产品进行定价呢? 

自古以来,商家皆谋三分利。很多家庭农场在销售农产品时,总是认为价格制定非常容易,在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利润就是价格了。其实价格这个因素是最为灵活,也是最不需要付出成本就可以带来收益的营销因素。 仔细研究定价的学问,包括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定价策略,会使家庭农场的产品销的更好。对于大宗农产品,国家要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较平稳。比如,小麦、玉米、稻米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决定价格,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等都会影响价格。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农产品定价的依据:

1.产品成本

农产品定价主要考虑三大因素,产品的成本,成本是定价的下限,价格必须能够补偿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的所有支出,并补偿农场为其所承担的风险支出。其形式主要有: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储运费用、促销费用等。随着农产品生产交易量的加大,就会为降低产品的成本创造条件,从而增加获利空间。 

在成本中,家庭农场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人工成本。许多家庭农场能做的事,企业不一定能做,因为家庭成员不计算工资,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好多竞争性农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看上去非常高,但是,一旦将人工成本计算进来,就不划算了。 比如,肉牛产业,市场牛肉价格那么高,但却少有企业问津,根本的原因还养牛周期太长,一般得两年以上,企业养殖需要付出很高的人工成本。家庭农场却可以养,场地不用建,草料容易获得,人力成本也很低,最终利润还不错。 

当前,市场上节节上涨的苹果价格也与人工费用上涨有关,现在疏花、疏果、套袋、除袋、采摘等环节,人工费一天就上百元;还有平常的施肥、喷药,都需要人工。像蔬菜、水果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计算好人工费,利润肯定大打折扣。 

2.因素市场需求

农产品的成本决定了价格的底线,而消费者的需求则是制定价格的“天花板”。顾客通过将企业所收取的价格和购买产品所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或利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该产品是否优劣,自己是否购买的结论。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农产品生产和营销都应根据本地气候、资源、区位、市场和消费群体来确定价格。家庭农场定价不仅要考虑弥补成本,更重要的是要捕捉顾客心目中的可感知的价值。现在不少居民家庭喜欢新奇特的产品, 家庭农场可以掌握瓜菜等农产品旺季和淡季价格差异的客观规律,尽量积极发展早熟或反季节品种,制造“时间差”,使产品上市时间提前或推迟, 适时卖上好价钱。也有不少家庭崇尚“绿色消费”,争着购买农户自产猪肉、自产蔬菜,即使价格高一些也能接受。家庭农场如果能让顾客充分地认识到自家的农产品能带来的价值,当顾客关心这种价值胜过计较价格的时候,农场就可以把价格定得较高一些。 

3.市场竞争状况

家庭农场在作价格决策时,需要考虑竞争者的成本、价格及对自身价格变动可能做出的反应。农产品往往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的状态,种类、品相和效用相似,想制定一个价格而高于现行价格,将不会吸引太多购买者。如果能够将自家的产品和品牌打造得具有特色,同竞争品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市场存在适度竞争,则对产品定高价可以获得成功。原因在于, 消费者会认为其所供应的产品与众不同,有独特性。 

为农产品制定一个既能为消费者接受,又符合经营者利益的价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站在整体的角度,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制定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为各方所接受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