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与农户家庭经营的联系与区别

家庭农场与农户家庭经营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家庭农场与农户家庭两者都是家庭经营。而与之相对的是,农户家庭经营的一个突出特征:

家庭农场

首先是规避风险,其次是增加收益。俗语说“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这句话描绘了农忙时节,不管老少妇孺,农户全家齐上阵的生动场景。农户家庭经营往往是一种既种麦、又种棉的兼业型经营,生产主要依靠自家劳动力;以老年和妇女劳动为主。家庭农场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吸纳了现代农业要素,比如,更加重视市场营销的策划与实施、更加重视签订长期的合同、更加重视内部的经营管理。但是两者经营单位的主体仍然是家庭,家庭农场主仍是所有者、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可以说,家庭农场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从1978年以来我国独特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一种发展和完善。

第一,与农户相比,家庭农场不仅仅为了家庭而生产,主要是为了市场而生产,种植什么?种植多少?怎样种植?要靠市场说了算。家庭农场作为一个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经济组织,经营要“面向消费者、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更加突出标准化、商品化、市场化,更加突出盈利的可持续性。

第二,家庭农场还强调规模化经营。普通农户家庭的生产规模小;来自农业的收入低,需要有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加以补贴;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农产品出售主要依靠传统市场和模式。家庭农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融合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具备产业化经营的特征。但是也并非大到像农业经营企业、公司制农场那样大,而是强调适度规模。因为家庭仍旧是经营主体,受资源动员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限制,使得经营规模必须处在可控的范围内,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表现出适度规模性。因此,家庭农场能够实现其价值,必须有一条是建立土地流转的环境,结束“这儿三分地、那儿五分地”的分散生产状态,才能建立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第三,家庭农场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是企业化管理。普通农户照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一般不考虑扩大规模、拓展市场的问题。而家庭农场是经过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农场主首先是农业领域的经营管理者,具有协调与管理农场以及农场外部资源的能力;其次才是家庭农场的生产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