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发展现代农业

河南省将在涉农职业院校中遴选20个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培训内容覆盖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等五大类专业。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人向城市转移,让农业人才渐趋缺乏。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要求农业劳动力在数量上缩减、在素质上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用人才来支撑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人才从哪里来?既需要专业院校的培养,又需要从农业就业人口中培育。从这个角度来看,河南省即将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培训,是培养农业人才的必然选择。然而,要真正让培训收到最好的效果,还需要统筹兼顾,将培训立体化。

首先,培训不能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地方政府要积极与培训对接,将培训与当地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既要组织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踊跃参加培训,又要给参加培训的农民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有实践所学知识的平台、施展才能的舞台,以此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学技术、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还要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结合起来。规模过小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之一。当下,虽然河南省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但存在着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管理不健全等问题。而且农民的科技知识、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培训要走出教室,迈向田间地头,以教学来解决职业农民经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从而提升其理论水平,提高其管理能力。引导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将更多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农产品质量问题,既限制农产品销售,又影响食品安全。要把培训与提升农产品品质结合起来,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优秀农产品的推广体系。笔者采访中,既听到有菜农报料,某某蔬菜就是用农药“喂”出来的,也听到一些农业合作社反映,他们用生物技术防治害虫,生产的水果却苦于无法鉴定,卖不出预期的好价格。要通过培训,引导新型农民树立绿色生态理念,规范生产过程,生产更多更好的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同时,还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既要保证农产品提升品质,又要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更多的优秀农产品品牌。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重视农业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多个平台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农业基础才能更稳固,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才能加快,人民群众的餐桌才能品种丰富、质量优良、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