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稻田养殖技术(泥鳅大王致富案例)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因此,泥鳅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为大家介绍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一、技术要点

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

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 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 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 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3.稻田施肥:插秧前重施底肥, 每亩施鸡、 猪粪250Kg,繁殖天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4.科学施药:施农药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

5.泥鳅放养:泥鳅苗种主要来源是收购野生鱼。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为了更好地掌握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做了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泥鳅的对比实验。

6.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田中水质清新,适时加注新水。苗种放养后,稻田水深度保持在5cm以上,养殖中期(大约7月中旬), 此时正是高温季节, 田水深度应保持在10cm以上。养殖期间3—5天换水一次。 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泥鳅浮头、受惊或日出后仍不下沉,应立即换水。

(2)饵料管理:稻田养殖泥鳅要想取得高产,除施底肥和追肥外,还应每天进行投饵。 前期投饵按鱼体重的1—1.5%,中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 后期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 如:麦麸、米糠等。投饵一般在傍晚进行,一次投足。 阴天和气压低的天气应减少投饵量。

(3)日常管理:坚持经常巡田,检查各项设施是否有损坏,特别在雨天要对进、 排水孔及堤坝进行严格检查。

二、小结

1.摸清了泥鳅最佳放养规格。

放养5—8cm的泥鳅是以自身增重为目的;放养15 —20cm的泥鳅是以自繁增重为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放养5—8cm的泥鳅收获效果较好,基本上百分之百达到成鳅规格。

2.泥鳅回捕技术。

(1)收捕提早进行,捕大留小。我们在8 月初开始下篓收捕大规格泥鳅, 这是因为:①大规格泥鳅摄食能力强,易被诱饵迷惑而钻篓; ②泥鳅长到一定时期其增重变缓;③改善了泥鳅在稻田里的生存环境, 有利于提高小鱼的生长速度。

(2)捕龟诱饵。下鱼篓捕获泥鳅时,捕鱼前期,在鱼篓中放入泥鳅的饵料,如麦麸、糠、土豆、 动物内脏等。捕鱼中、后期,不断改善诱饵质量, 使其更适合泥鳅的口味。我们采取在诱饵中加入香油、 用烤香的红蚯蚓或葵花籽饼拌韭菜、炒香的麦麸、米糠等方法诱捕。

(3)捕鱼最低水温。在收捕前经常测温,通过二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北方地区泥鳅的收捕温度应在15 ℃以上,而不是一些技术资料公认的10℃左右。

通过实施上述几种回捕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收捕效果,回捕率达70%以上。

3.泥鳅防逃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总结试验了“台阶”防逃方法, 效果很好。就是在田埂内侧边上再修一个台阶。宽20cm, 比田埂低15cm,泥鳅蹿至台阶上,很难再蹿上田埂, 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泥鳅大王创业致富之路

内江市中区凤鸣镇王板桥村泥鳅大王任芮奇18岁创业养泥鳅的故事多次被央视和全国、省、市媒体报道,名扬全国。

2004年,他从内江农校毕业,跟随母亲去攀枝花卖烧烤。一年后,因生活不习惯,回到内江,开始摆地摊卖包包。毕业两年,眼看在农校所学的养殖专业知识就这样荒废,任芮奇不甘心,再一次进行人生规划。一个发挥专业特长、引领农民科技养殖并脱贫致富的梦想在他脑海里萌生。

想起小时候捉黄鳝、泥鳅能赚钱,看到眼前大中小型餐馆黄鳝、泥鳅特色菜的旺销市场,任芮奇决定开始专业养殖黄鳝、泥鳅创业。不懂技术,他就上网学习,与网友交流、探讨。他还专程到湖南考察学习了三个月,免费为那里的黄鳝、泥鳅养殖基地老板打工,边做边看边记,感动了那里一位老前辈,给他传授了宝贵经验、技术。

自己没有积蓄,父母不支持他养泥鳅。2007年,18岁的任芮奇从外公处借到2000元开始了他的黄鳝、泥鳅养殖。因为资金有限,任芮奇只做一个网箱的黄鳝、泥鳅养殖,并成功获利。

经过任芮奇的不断摸索和用心经营,养殖基地从刚开始的1个网箱养殖,发展到30口水池,再扩大到10多亩,到现在的200多亩规模。销售市场从内江扩大至西南片区,再到东南沿海,产品越来越走俏,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司年利润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