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中,对未来十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展望预测。稻米、小麦、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蔬菜、水果、生猪、禽肉、牛羊肉、禽蛋、奶制品、水产品、饲料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一、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1.种植面积稳中略减,总产量稳定。预计2016年稻谷种植面积略约45385.65万亩,“十三五”末减少约1162万亩,到2025年再减少约59万亩。预计2016年稻谷总产量为20899万吨,2020年略降为20507万吨,2025年略升为20603万吨。
2.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大米消费量增加约467万吨,口粮消费保持增长,饲料消费和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稳中略减。
3.大米进口量稳中有增。预计2016年净进口量约为244万吨,2020年为292万吨,2025年为293万吨。
4.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可能影响稻谷价格走势。优质稻米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涨;普通稻米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二、小麦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
1.种植面积稳中有降。预计2025年小麦面积为35895万亩,比2015年减少315万公亩,年均减幅0.1%。产量增速放缓。预计2025年为13279万吨,比2016年增加约269万吨,但年均增长0.2%,低于过去10年2.6%的增速。
2.小麦消费将整体稳步增长。预计2016年为12027万吨,2025年将再增1235万吨,其中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全部持续增长。
3.未来10年中国小麦年均进口量将在200万吨左右。虽然国内小麦供需不存在缺口,但以品种调剂为目的的小麦进口依然会存在。
三、玉米供需形势平衡偏紧
1.玉米产量下滑。预计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约1770万亩,到2025年再减少3600万亩。预计2016年玉米产量减少940万吨,到2020年再减950万吨;此后五年缓慢回升,2025年比2020年总产量又增加662万吨。
2.消费量稳中略增,预计2016年玉米消费量达到19751万吨,2025年再增加约2948万吨,其中饲用消费增幅较大。
3.今后五年大幅削减玉米进口,增加出口。
总结:通观稻谷、小麦、玉米这三大主粮的趋势,相同之处是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而消费总量均为稳步增长。在价格方面,备受关注的玉米已经被标上了“明显下跌”,普通稻谷的价格也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这就为种植户提了个醒:瞅准增长的需求,多种优质粮!
四、大豆种植面积将增长
1.预计未来10年,种植面积将恢复性增长,大豆单产将有所提高。东北产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粮豆轮作”补贴有望试行。
2.预计中国大豆消费量将稳步增长,大豆压榨加工、大豆食用深加工消费量均会增加。
3.预计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但年度进口量增速将趋缓。预计展望期内年度大豆进口增速0.8%,远低于上个10年12.5%的年均增速。
五、食用植物油未来五年产需总缺口超1亿吨
1.预计“十三五”及未来10年,中国油籽生产先减后增。2020年,油菜籽产量为1397万吨;2025年,再增长到1439万吨。
2.2020年,花生产量为1835万吨;2025年,再增长到1913万吨。
3.未来五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需总缺口达到1亿吨以上。
六、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接轨
1.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预计到2025年,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预计比2016年再下降79万亩、48万吨。
2.2015—2025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从735.7万吨缩减至703.8万吨。尽管中国棉花消费总量下降,但随着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棉花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增加。
3.2014年中国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之后,市场供求关系将成为决定棉花价格的首要因素,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七、食糖长期面临较大进口压力
1.“十三五”期间,甘蔗生产会向广西、云南等优势产区进一步集中,甜菜会向新疆、内蒙古等优势产区进一步集中。预计2025年,食糖产量为1118万吨。
2.对食糖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消费量比2016年将再增加约300万吨。今后10年,因为中国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所以对食糖进口存在刚性需求。
3.国际糖价将有所提升,国内糖价稳中有涨;展望期后5年,国内糖价同现在比将有所提升,但是剔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糖价将与现在基本持平。
八、蔬菜多元化需求及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1.蔬菜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6年,全国蔬菜总产量约为77403万吨,同比增0.63%;到2025年,蔬菜总产量比2016年预计再增加2429万吨;但增速将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