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荆芥的栽培技术

荆芥栽培技术:一种在乡下路边就能随处可见的中药材荆芥(别名假苏、线芥、香荆芥),要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哪些方式呢?

概述

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假苏、线芥、香荆芥。以带花穗的全草供药用。需要气候温和、日照和雨水充足的自然环境。含挥发油1%~2%,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 荆芥苷A等。性微温,、味辛。生用有解表散风、透疹,炒炭止血的功能。主治感冒、头痛、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初期、 疮疖等症,炒炭治便血、崩漏。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河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荆芥种子细小,整地必须细致以利于出苗。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堆肥、厩肥1000~1500千克,撒施土面,然后耕翻25厘米左右,细耙整平后作宽1.3米自高畦。育苗地应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者沙壤土地,附近要有水源。

2.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处理,直播为主,育苗移栽少用。

(1)种子处理。收获前,在田间选择株壮、枝多、穗多而密、无病虫害的单株或区块留作采种用,待种子充分成熟、饱满、呈深褐色或棕褐色时采收。收后晾干,打出种子,筛簸去净杂质,储藏备用。

(2)直播。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一般采用春播。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适期,也有在5-6月待小麦、油菜收获后播种的,但收获期较晚。点播、条播、撒播都可以,但条播较易管理。按沟心距23—27厘米开横沟,深5厘米左右,施人畜粪水后,每亩用种1千克,和火灰、人畜粪水拌匀,匀撒沟里。播后不覆土,但须用脚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3)育苗移栽。选雨后土面稍干时或在晴天下午取苗移栽。如晴天移栽,取苗前1天应浇水使苗床湿透,以免将苗拔断。雨天或雨后土壤过湿,不宜栽苗。栽时在畦上开穴,行穴距均为17 ~ 20厘米;如土壤干燥,穴内应先施清淡人畜粪水,每穴栽苗3—4株,并栽在一起,盖土把根部压紧。在苗床上扯苗时,可按行距约20厘米,株距7 ~11厘米留苗,以后与移栽的同样管理。

3.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直播的在苗高7厘米左右和10—13 厘米时各匀苗、补苗一次,最后以株距7—10厘米留壮苗1 株。如有缺株,应及时补栽。

(2)中耕除草。直播的中耕除草3次,两次匀苗后各进行一次,浅锄表土。待苗高33厘米左右时再进行一次。 移栽的中耕除草两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浅松表土,第二次在苗高33厘米左右时进行。

(3)施肥。无论直播或移栽,每次中耕除草后都要追肥一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第一次每亩施人畜粪水1 000~1 500千克,第二次施肥量应增加至1500—2 000千克,也可适当施用氮肥。最后一次,每亩可用腐熟饼肥500 千克与火灰300—400千克混匀,撒施株间。

(4)灌溉排水。荆芥幼苗期需水较多,土干时要注意淋水。成株后,抗旱力增强,但又怕受涝,要注意排水。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茎枯病。荆芥的重要病害,苗期最易感病,危害茎、叶、叶柄和花穗,以为害茎秆受损失最大。防治方法:

1)病残组织是本病初次感染来源,忌连作。

2)及时检查,用0. 5%一1.0%硫酸铜溶液浇发病中心及稍大范围的病株。

3)在5月下旬用1: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每隔7天喷药1次,连续喷3次。

(2)立枯病。5月上旬至6月初发生。茎基病部收缩、 腐烂,最后苗倒伏枯死。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淋灌。

(3)黑斑病。5月下旬开始发生。植株下部叶子先发病,叶片呈黑褐色枯死。茎梢或茎部被害则呈褐色,茎变细,顶端下垂或折断。防治方法: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在发病时用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4)虫害。主要有银蚊夜蛾、跳甲、地老虎、蝼蛄等,苗期危害严重。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雾。

采收加工

秋播的荆芥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春播荆芥当年8-9月,夏播荆芥当年10月即可收获。荆芥花盛开或开过花,穗绿色,将要结子时采收的药材质量较好。选择晴天早晨露水刚过时用镰刀割下,边割边运,不能在烈日下晒。全株置阴凉处阴干,干后捆成把为全荆芥;割下的穗为荆芥穗,余下的秆为荆芥梗,做种用的荆芥种子收后,秆也可药用。以穗色淡黄绿、穗长而密、香气浓的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