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深耕深沟,具体的标准要求是什么?子姜深耕深沟栽培的具体

子姜深耕深沟栽培技术是由广西农科院专家们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水平研发的新技术,经过专家长期的实验,深耕深沟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每亩可增产20%以上,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那么,什么是深耕深沟,具体的标准要求是什么呢?子姜深耕深沟栽培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深耕是指深翻深度达到50-60厘米,这种做法的好处:一是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疏松,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又有很好的通透性,总的来说可以起到排涝保墒的作用;二是可以改变土壤的营养条件,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的肥力;三是可以降低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

深沟是指将子姜种在深25至30厘米种植沟中,能提高地温,实现提前种植提早15天以上收获。深沟的优点:姜对光的要求比较严格,深沟可以营造一下相对阴蔽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符合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同时深耕深沟更加省工省时。

培土是影响子姜品质和产量的关键,以往培土用土量大,要从田边运土,培土3至5次,而且培土高度有限。深耕深沟栽培则是在姜不同生长阶段因时制宜的只进行三次培土,并且就地取材,直接用沟两边的土培土,可以堆的比较高,让子姜达到理想的长度,用土都很方便。

子姜深耕深沟栽培技术要点:

子姜深耕深沟栽培技术,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机械耕作,适宜生产子姜的地块。同时,姜必须实施3年以上的轮作方式种植。

子姜深耕深沟后的土壤要经过3-5天太阳暴晒杀菌后,每亩撒施腐熟的鸡粪2000千克,氮磷钾比例15:15:15的三元复合肥50千克与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大于等于每克0.2亿有机质大于等于50%的生物有机肥100千克,然后整平钯匀。

在品种选择上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就可以,广西大多选择广西大肉姜、疏轮大肉姜,挑选肥大形状调扁平无病虫害,有光泽姜芽饱满的种姜,种姜在晴天晾晒的1-2天里需要勤翻动姜块也要避免中午阳光直晒,种姜用清水清洗后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浓度为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20-30分钟,每50千克药液可浸泡姜种80千克,取出后统一堆放,闷种3-6小时,可以有效防治姜细菌性病害腐烂病的发生。再次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后,将种姜切成块,每块切好姜块上都有1-2个芽,姜块重量50-100千克之间,放置1-2天,阴干伤口后就可以种植了。

由于广西地区以经壤为主,土壤中容易缺失磷,而在姜的生长初期需要吸收大量的磷,帮助其快速茁壮生长,因此,在播种前每亩撒施有效成分大于等于10%的过磷酸钙40千克。

子姜深耕深沟栽培的播种与传统方法相同,但用种量比较大,按照株距10-15厘米,每亩用种量为750克-850克,然后覆土5-7厘米。在出苗前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左右,因为子姜播种时间比较早,为防止发生冻害,需要覆膜保温保湿,一直到2月底至3月初,姜苗就会钻出土壤,迅速生长,一旦种植沟里面的气温高过了30度之后,很容易烧伤姜苗,这时候我们就要给薄膜打上透气也,以便降温。一般在4月中旬之前会出现倒春寒,为了避免倒春寒在4月中下旬之后才能够完全掀开薄膜。

田间管理:深耕深沟栽培中都不用特意除草,姜出苗后,土壤要保持湿润,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叶片卷曲要及时浇水,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后进行,遇见多雨天气注意排水防涝。

中耕培土:培土是为了避免姜的根茎露出土,或向两侧膨大,影响姜的形状美观。培土也不能一次进行到底,因为如果一次培土太厚的话,姜的生长就会比较难。所以我们要根据它不同的生长阶段分三次进行培土。

第一次培土在第二个姜芽出土后进行,培土也追肥结合,培土前沟施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和尿素,每亩各5千克,施完肥后将沟两边的土覆盖在沟中,培土深度5-7厘米。

第二次培土在第一次培土后的20天,第3-4个芽出土后进行,这次每亩洒施尿素和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各10千克,第二次培土深10厘米,将垄上的土全部填入种植沟中,也就是将种植沟覆土填平。在两次培土后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的虫害有甜菜夜蛾、蚜虫等,病害主要是腐烂病,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根源上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虫害尽量采用物理防治,蚜虫可采用黄色粘虫板防治,杀虫灯可有效杀灭甜菜夜蛾成虫。采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时尽量使用生物性制剂,并在当地植保部门等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最好在采收前一个月不喷施任何化学药剂。

第三次培土是在第二次培土后的15天,第4-6芽出土后进行,每亩撒施尿素和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各20千克,这次培土在种植行之间进行开沟培土,也就是将沟变成垄,垄变成沟,培土高度可以达到15厘米。

收获:在第三次培土后的15-20天,5月底到6月初在晴天或多云天气采收。

注意:以上介绍的子姜深耕深沟栽培技术适合广西地区采用,其他地区可酌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