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如何增产?

要了解禾谷类作物如何增产,首先要知道禾谷类作物的产量与产量形成究竟是基于哪些因素:

(一)作物的产量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通过把作物的产量分为生物学产量铂经济产量。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进行物质转化和电量积累,形成各种有机物,即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的干物质总量,称生物匕量。其中栽培目的所需收获的器官,如禾谷类,主产品是籽粒,籽粒的产量就是经济产量。但当玉米作为青饲料时,则茎、叶、果穗的产量,也是经济产量。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t之比为经济系数。水稻、小麦的经济系数为0.35—0.50.玉米为0.3—0.5。

(二)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形成

作物产量是按单位土地面积上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来计算的。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F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这三个因素:即

单位面积产量(kg)=(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00×1000)

产量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逐步形成的。生育前期(在幼穗分化前)是营幸体的生长期,光合产物大量用于根、叶、分蘖或分枝等营养器官的建成。营养器官的生长莹度是生殖器官生长的基础。生育中期(从幼穗分化到抽穗)是生殖器官的分化、形成和营唪器官旺盛生长的重叠时期,依靠器官的相对生长特性,在单位营养体上形成较多的生殖器芋,以建成较大的潜在贮藏库。生育后期为结实成熟阶段,光合器官已达高峰,营养器官不季增重,并逐渐减轻.o穗部干物质急剧增长,大量光合产物输向籽粒,最终形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在决定产量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在不阿的条件下,其主次作用不同。产量水平不同,主次作用不同;如较低产时,穗数是主要因素,到一定产量水平后,穗粒数成主要因素;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次也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这三个产量因素可以通过协调发展,使产量上升,但不可能总是同步增长,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如当群体增大,密度增高,总穗数增加时,穗粒数和粒重一般呈下降趋势。

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自动调节。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陆续在生育的中、后期表现出来,并随着个体发育的进程而降低的。在这方面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能力最有代表性。

密度对穗数、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很大。以玉米为例,玉米单株穗的调节能力较差,一般每株一穗,双穗株很少。密度过大,则会使空株增加。密度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也降低。

(三)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1.选育高光效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2.改革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

3.利用生长调节剂和育种手段调控作物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