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作物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豆类作物栽培要点包括了轮作和间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几个方面:

1.轮作和间作

豆类作物不耐连作,连作时由于噬菌体的繁衍抑制了根瘤菌的发育而影响生长,同时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降低。所以豆类作物要实行轮作才能获得高产。豆类作物适宜的前茬为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或棉花。

我国各地普遍实行豆类作物与非豆类作物的间作,如大豆和玉米、大豆和高梁、豌豆和小麦等等。这些方式运用得当,一般都能增产,增产的原因就是发挥了两者在生态学、生物学上的互利作用,从而充分利用了阳光和土地。

2.整地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即可,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土壤pH 6.8~7.5的粘壤土或壤土最为适宜。夏大豆一般在麦后浅耕10cm左右,然后耙平播种。绿豆出苗时顶土力弱,对整地要求较严格,需深耕细耙,地平土碎,以利出苗齐全。豌豆根系伸展力较弱,对深耕有良好的反应,播前深耕并耙平作畦,出苗整齐,可使幼苗健壮、抗寒力强。蚕豆是深根作物,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故应进行秋耕或春耕,耕深20cm左右。

3.播种

播种包括了选种、晒种、确定播期、播量等技术环节。

(1)选种及晒种

播种之前精选种子是保证苗全、茁壮的重要环节,要选用大粒、饱满的种子,剔除虫籽、瘪籽、可进行风选、水选或盐水选。播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活力加强,提高发芽率和增强发芽势。

(2)确定播期

大豆、绿豆、虹豆都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一般在平均地温10℃以上时播种,夏播在麦收后,抓紧时间抢种早播是增产的有效措施。豌豆、蚕豆可以秋播和春播,南方秋播大致与小麦同期,北方春播多在3月上旬。豆类作物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

(3)播种量及合理密植

夏大豆的行距一般在30~40cm,播种量一般每公顷60~75kg, 留苗21—27万株。晚熟种、肥地、播种期早的留苗稀些,反之留苗密些。绿豆的千粒重较低,每kg约2.0—2.5万粒,按90%的出苗率计算,每kg种子出苗1.8~2.25万株,通常每公顷播30kg即可,保证留苗株数的3倍左右。豇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7.5~9万株。豌豆条播行距30—40cm,每公顷播种量150 ~180kg,每公顷37.5—45万株。蚕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12—15万株。

4.田间管理

包括补苗与间苗、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及加强病虫害防治。

(1)补苗与间苗

豆类作物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漏种或缺苗要及时补种或移栽。及时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一般第一片复叶出来时进行间苗,第二片夏叶出来时及时定苗。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防旱保墒、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夏播豆类作物,中耕宜早不宜迟,生育期间一般中耕2~3次。

(3)施肥

豆科作物在生育期中所吸收的营养元素较多,对氮、磷、钾、钙四大元素的要求很高。豆类作物所需氮紊的1/2~2/3是由根瘤茵提供的,因此,当根瘤菌进行强烈的固氮作用时,豆类作物是不会表现缺氮的,此时施用氮素过多反而会造成徒长,抑制根瘤菌的形成和固氮作用。但是豆类作物在初出苗时适量施用氮肥是必要的,因为豆类作物出苗后前几片真叶出现时,种子内的氮素已经耗尽,而根瘤菌此时不但没有固氮,还需寄主植物提供氮素。施用磷、钾肥对豆类作物十分重要,因为不仅作物需要大量磷、钾肥,根瘤菌也需要大量磷、钾元素。磷、钾肥一般用作基肥。豆类作物还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硼和钼。草木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豆类作物钾素和微量元素的好肥料。另外,豆类作物缺少微量元素时,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微肥。

(4)浇水

保证开花、结荚和鼓粒期的供水。

(5)加强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