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抗旱栽培技术和管理办法

红薯我们大家都吃过,是一种旱地作物。红薯栽培期间经常会遇到旱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影响播种时机呢?红薯抗旱栽培技术主要有6种方法,留3叶法、埋头法、蘸泥法、ABT法和深锄法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发展红薯生产既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强,需肥较多却耐脊薄。在高肥水条件下栽培,亩鲜薯产量可达5000公斤,在土壤条件较差或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较其它作物稳产;同时红薯耐阴蔽,适宜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一、红薯抗旱栽培六大法

1.留3叶法

取有6~7节的薯苗,栽种时只留顶部3片展开叶,其余部分连同叶片全部埋人土中,入土的部分应盖严封平。

2.埋头法

沙土地吸热快,温度高,栽种薯苗时应把露出地面的苗尖和叶片用土掩盖,埋土厚度在3厘米以上,2~3天薯苗扎根后扒去覆盖的土,露出叶片。

3.蘸泥法

栽种前用水和泥土搅成泥浆,将薯苗基部蘸上泥后趁湿栽种。

4.催根法

在栽种前7~10天剪下薯苗,捆成小把,把薯苗基部浸在清水和稀泥中发根,待根长到5厘米长时,逐穴浇水后栽种于大田中。

5. ABT法

取0.1克ABT生根粉,用温水溶化后对水8千克搅拌均匀, 浸苗基部2~3节30分钟后栽种。

6.深锄法

栽前用锄将红薯埂上表层干土扒开,深锄(10厘米左右)两下,疏松窝内湿土,然后栽种。栽种后及时中耕,促使苗早扎根。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二、红薯田间管理办法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

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多施。

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

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 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60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一般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钾6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止陡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取提蔓,方法是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损伤基叶,降低养分制造能力,打乱叶片均匀分布,减弱叶片光合效能,影响养分运转与积累常造成减产。并注意防治虫害(甘薯主要的害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小象鼻虫等,小象鼻虫可用80%敌百虫500倍液浇灌蔓头1-2次;其它害虫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于午后喷洒)。

3.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管理

这一时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快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是通过水分管理保持甘薯地上部和下下部的平衡生长期,以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因此,要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并注意防治虫害。

4.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的管理

这一时期主要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从茎叶生长高峰直到成熟,基叶生长渐慢,叶色转淡,继而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为薯块盛长。对叶片发黄早衰田块,及时施用长蔓肥。一般的施粪水15-20担,方法顺垄顶裂缝浇灌。或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或在植后90天前后,若地上部生长势较弱,亩用少量氮肥(约2公斤尿素)冲水淋施或喷施以防止早衰,同旱注意适时灌跑马水。收获前20—30天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甘薯的收获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