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占世界的70%,食用菌产业已经跃升到中国的第五大种植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不仅成为国人的餐桌佳品,还大量出口国外,一批与食用菌相关企业不断壮大,并涌现众多上市公司。有人说,中国食用菌产业进入了“百菌争艳”的局面,但是产业链短,技术短板突出,盲目扩张留下了潜在风险,尤其是大量资本进入食用菌产业,造成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加速了食用菌产业的洗牌,兼并重组将与亏损倒闭并行,这是否又预示食用菌产业的“冰河时代”来临?
百菌竞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菌类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餐桌食品,消费量与日俱增。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介绍,近十年来,随着食用菌需求的上升,食用菌已升至我国第五大种植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现在,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的70%。
据中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共出口食用菌类产品55.78万吨(干鲜混计),增长了7.92%,创汇32.20亿美元,增长了5.5%。栽培品种已经达到70多种,形成了大宗品种稳步发展,珍稀菇类较快发展,药用菌类异军突起的“百菌争艳”局面。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飚认为,我国的菌业发展很快,从2001年的782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3476万吨;产值从2001年的3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16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1.24%和15.99%;品种渐趋丰富,新产品不断增多;食用菌产业过去更多的是作为农业副业,提供部分农副产品,目前在许多地方成为主导产业。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涌现一批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秘书长刘自强介绍,中国绿宝、众兴菌业等十多家公司在主板上市,天邦菌业、北味菌业等二十多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冰河时代来临
在中国食用菌产业繁华的背后,也存在许多不足与隐患。
“由于短短6-7年走过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20-40年的发展历程,食用菌产业基本知识不扎实,除了资金充足外,菌种、技术、设备、人才、管理、营销都很欠缺。”刘自强坦言。
在他看来,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缺人才。由于缺少人才,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生产是凭经验,没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支撑。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研究员指出,我们的食用菌产业科技支撑不足,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张俊飚也认为,技术短板问题严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的菌种基本上来自国外菌种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配套工艺技术,尤其是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成套技术和专业化、工业化的核心技术,供给严重不足。而且食用菌产业链过短、过窄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产品多以鲜品、干品等初级品为主,现有的加工也多局限于糖渍、盐渍、腌制及不同形式的干制技术,能够延伸产业链的精深加工技术与工艺滞后,导致食用菌产品结构缺乏优势、附加值不高、经济收益受限,企业的利润空间难以拓宽放大。
据李玉介绍,我国食用菌产品加工率不足10%,多局限于比较传统的即食、休闲食品,保健、医疗、美容等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菌类深加工产品较少。
食用菌产业的盲目扩张也存在很大风险。据刘自强介绍,从2010年12月星河生物在创业板上市以来,至少有30亿元私募资金投入食用菌产业,带动至少200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入食用菌产业,造成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食用菌行业将加速洗牌,兼并重组将与亏损倒闭同行。
“食用菌行业正在悄悄地发生巨变,‘野蛮’的整合者已经在行动中。”刘自强说,食用菌产业的冰河时代正在降临。
“菌”路在何方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也面临着比较尖锐又十分现实的问题。来参加2017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暨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大会的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俊飙认为,中国食用菌产业要发展,必须强化创新,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动能在于科技创新。而且要形成有效供给,必须延长并拓宽产业链条。为此,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在资源驯化、品种培育、生产栽培、产品加工等环节,构建从研发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完整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打通上中下游的链条,才能补上产业技术的供给短板。
李玉则建议,要加强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的建设,确保遗传丰度,按照“一区一馆五库”菌物资源保育体系,全面平衡地保护菌物物种、遗传和生态的多样性。
“我国食用菌企业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团队的竞争。想做好这个产业,必须要有技术思维、管理思维、系统思维、平台思维和资本思维。”刘自强说,各地要想发展食用菌产业,就要借鉴日本、韩国“食用菌集中培养中心模式”,统一菌种、原辅料、培养、烘烤、加工、分级、包装、品牌、销售等环节。在食品安全上,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菇类(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行产销履历制,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监控,保证产品安全。
“未来,谁掌握人才和资本,谁就能成为食用菌产业的领跑者。”刘自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