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多年来我国广大稻作研究者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广泛的研究,形成了诸多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技术体系和栽培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提出了“小群体(适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途径的“叶龄模式栽培法”,把适当减少基本苗、依靠分蘖形成健壮个体、稳定适宜的有效穗数、主攻大穗作为实现高产的关键,形成了“培育叶蘖同伸的适龄壮秧、合理汁算基本苗和依叶龄模式进行肥水运筹”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遁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又进一步提出“群体质量超高产栽培支术”,在适宜群体起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稻个体分蘖能力柽确保群体适宜的穗数,使群体内个体数量和质量达到高度的协胃统一,依叶龄进程有序地建立起后期具有高光合生产率和高物最积累能力的群体,即通过群体质量的改善与优化达到超高产。

在双季稻栽培上,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在“稀、少、 乙”栽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成穗率、高实粒数、高经济系数Ⅱ稳定的穗数(即“三高一稳”)栽培技术,以提高成穗率为突破口,围绕“壮秧、早发、控蘖、促穗、增重”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安徽提出通过适当减少秧田播种量、大田穴苗数和低效分蘖j的肥、水供应,在适宜穗数基础上提高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结实率和平均每穗谷重(即“双季早稻四少四高栽培模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针对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中秆大穗型品种的栽培特点,通过培育适当群体,旺健的根系,促进大穗发育和茎秆增粗,达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目的,提出“双季稻旺根壮秆重穗栽培法”(简称“旺壮重”栽培)。其主要内容是在壮秧早发的基础上,前期(分蘖期)适当控制无效分蘖,形成合适群体、健壮个体;中期(长穗期)促进壮秆大穗,提高成穗质量;后期(结实期)维持旺盛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促进茎鞘贮藏物质和叶片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四川省针对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及两熟制地区水稻秧龄偏长的现状,研究提出了“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 (简称“两超”栽培)。即秧田期“超稀培植”,经55~60天秧龄培育出单株带蘖10个以上的“超多蘖壮秧”,本区实行超稀栽培,“比现有杂交中稻栽植密度降低一半”,以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的个体生理优势和少穴栽培的稻田环境优势,促进单茎健壮生长,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改善穗数组成,提高群体质量,协调穗多与穗大的矛盾,从而达到“减株减穴,稳穗增粒”的目的,实现在集约栽培条件下高产更高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高效。

近年来,水稻强化栽培的引进。通过小苗超稀植,配套肥、 水等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依靠分蘖成穗,大幅度降低了主茎在稻谷产量中的比重,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

随着超高产研究的深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通过合理稀植化栽培以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力从而有效改善个体和群体的质量, 大幅度提高群体生产力,这已成为我国水稻超高产栽培发展的基本方向。